Sign In
👹

暗黑模式(Dark pattern:欺骗性设计)

😇 有些人一直要求我报道一些“黑暗模式”,因为我将来会用到的《心理学入门》已经火了。随着2023年的临近,要求规范这些“黑暗模式”的呼声越来越高,相关指南也已发布。希望这些指南能对你们的设计、营销和规划工作有所帮助。

防止暗模式的四项原则

帮助用户自主判断。
不要故意让用户感到放弃。
提供完整且不偏颇的信息。
不向用户施加压力。
230731(참고) 온라인 다크패턴 자율관리 가이드라인 제정.pdf239.97KB
230421(참고) (별첨) 온라인 다크패턴으로부터 소비자 보호를 위한 정책방향.pdf3.64MB
正如公平交易委员会所言,目前正在讨论监管的必要性。其中,现行法律已禁止的七类行为请务必格外留意。 (虚假折扣、虚假推荐、诱饵销售、伪装广告、欺骗性问题、隐藏信息、干扰价格比较)
公平交易委员会对暗模式的定义
诱导消费者非理性或意外支出
通过传达虚假信息,或将界面、文字内容设计得与常规预期完全不同,从而引导消费者产生误解或失误。
使收集和分析决策所需信息变得耗时耗力。
对消费者施加心理压力,引导进行或不进行某些行为

骗取型(两种行为类型)

① 隐藏续约:当服务由免费转为付费或费用增加时,未另行通知消费者就自动续约并自动扣费的行为。
(例)偷偷将消费者未选择的商品加入购物车引导其付款的行为。
② 分阶段公布价格:明明可以在首页显示应支付的最终金额,却无正当理由只展示部分金额,故意隐瞒或忽略其他费用,用这种方式吸引消费者的行为(范围有限)。

误导型(七种行为类型)

③ 虚假折扣:通过虚假打折信息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商品的行为。
④ 虚假推荐:删掉不利评价或伪造正面评价的行为。
⑤ 诱势销售:将实际上并未出售的所谓“诱饵商品”虚假标示成在售商品,引诱消费者的行为。
⑥ 伪装广告:将广告伪装成非广告内容,向消费者推送的行为。
⑦ 误导性提问:在给消费者提供选项时,明明可以让内容表达更清晰易懂,却无正当理由将内容或表达方式设计地扑朔迷离、含糊其辞,从而诱发消费者的失误和误解,妨碍其理性决策的行为。
⑧ 错误的层级结构:在产品购买、会员注册、解约等决策过程中,●故意让选项在尺寸、形状、颜色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;●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这些选项不等价,或者以为必须选择某项才能进行购买、注册或解约的误导性展示行为(范围有限)。
⑨ 预选特定选项:在产品购买过程中,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是否购买其他产品等选项时,提前勾选要一起购买该产品的选项来诱导消费的行为(范围有限)。

干扰型(三种行为类型)

比起购买、签约、注册等流程,故意让取消、解约、退会等流程变得更为复杂,或加以限制,从而妨碍用户自由取消、解约、退出的行为。
(例)如果退订、解约、退出等流程设计得比购买、注册等流程更复杂,需要经历更多步骤才能完成。
⑩ 隐藏信息:通过隐瞒、缩减、遗漏决定是否购买产品等重要信息来引诱或与消费者交易的行为。
(例)仅宣传“影楼全家福免费拍摄”,但实际上50张照片中只有一张效果不佳的免费提供,其余要想查看、冲印或获取电子文件则需加收费用。
⑪ 造成点击疲劳:无正当理由把取消、解约、退会等流程设计得比购买、签约、注册还要繁琐或加以限制,阻挠用户取消、解约、退会的行为(有限度的取消/退出阻断)。
⑫ 干扰价格比较:以不同类型商品间明明无必要,不合理地用不同的尺寸、数量、捆绑单位等来标价,并隐瞒、遗漏、缩减事实,从而吸引消费者或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(有限的价格比较阻扰)。

压力型(五种行为类型)

⑬ 重复干预:通过弹窗等方式反复要求特定操作,给消费者施加压力迫使其执行的行为。
⑭ 使用情绪化语言:用刺激情绪的措辞让消费者感到压力,被动采取特定行动的行为。
⑮ 限时通知:标明仅在特定时间、期限内才能以优惠价购买,向消费者施加决策压力的行为。
⑯ 缺货/高需求提示:显示缺货或高需求等信息,压迫消费者做出决策的行为。
⑰ 其他消费者动态通知:显示近期浏览或购买该产品的消费人数,给消费者造成决策压力的行为。
https://uxknowledgebase.com/dark-patterns-3b41ed7a690e